”洋草药”抢滩中药原产国


 

  2014年,“洋草药”在大陆的销售额约为50亿元,约占国内中药销售额的1%,但德国银杏类制剂等产品已具备品牌优势。

  青蒿素是我国唯一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用药目录的药物,却被外国同类产品申请了专利。目前国际市场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,中国的市场占有量不到1%。“土生”的植物药,尴尬地成为了国外药厂的摇钱树。

作为一名母亲,吴铭萱(化名)最近有些纠结。纠结源于一盒德国进口草药“施保利通片”,这是2岁儿子的抗病毒感冒用药,国药准字Z字头注册号,成分侧柏叶、赝靛根、紫雏菊根。

“含紫雏菊的药物制剂可引起皮疹、发痒、罕见面部浮肿、呼吸困难、头晕和血压下降”,说明书上的副作用让她有些迟疑。她在微博上向某知名药师求助,希望能得到药片能否用于2岁宝宝的答复。没想到,却有陌生人留言,“去看看德文版说明书”。

随着全球回归自然理念的兴起和健康观念的变化,像施保利通片这样的天然植物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。但作为不少中药的原产国,我国中药企业的“后院”却在遭遇“洋草药”的蚕食。跨国药企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,纷纷抢滩登陆。

“洋草药”返销

儿科医生、广州和睦家诊所医疗总监夏凯莉能感觉到,这些年,“洋草药”的处方在一些公立医院越来越常见。头顶“进口药”的金字招牌,“洋草药”备受年轻家长青睐。尽管一直对其有效性持保留意见,但夏凯莉承认,至少在味道上,它们比传统汤剂中草药更容易接受。

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(以下简称医保商会)的最新数据显示,2015年前7个月,包括中成药、中药饮片、提取物在内,我国中药进口额约为6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微增1.7%;出口额约为22.3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2%。

中药出口中,植物提取物占比最高,达57%。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分析,这是中药材粗加工后附加值较低的中药产品,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进口后,一部分被用作进行中药产品深加工,变成地道的中成药,其附加值最高可升至几十倍。

2014年,为研究“洋草药”返销大陆的情况,医保商会专门在北京和一些省份的医院和药店做了一次调查。据不完全统计,“洋草药”在大陆的年销售额约为50亿元。

“没有想象中的来势汹汹,只占国内中药销售额的1%,但德国银杏类制剂等产品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。”刘张林表示。

在他的印象里,“洋草药”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大陆。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,欧洲和日韩等跨国制药公司通过在华投资、并购中药企业等策略,“洋草药”抢滩中国开始提速。

事实上,跨国药企早就尝到过中药领域的“甜头”。上世纪90年代,瑞士诺华曾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开发了专利中药复方蒿甲醚,从而使诺华在世界抗疟疾药物市场跃居前列。

在中科院院士、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孙汉董看来,跨国药企进军中药领域,是看中了13亿人口的潜在市场,更是看到了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优势。

“中医的整体观和全局观、标本兼治和辨证施治的理念与当今西方医药发展的思路高度吻合。”孙汉董说,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,疾病谱已悄然发生变化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、代谢障碍性疾病、肿瘤来说,这些疾病不是针对一个单独的靶点治疗就可以解决的。在这些领域,中药因为多靶点治疗,具有独特的优势。

草药出国先办护照

想要进入海外市场,必须先办理跨出国门的“护照”,“洋草药”首先需要通过严格的注册审查。

尽管欧洲草药用药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,超过60%的欧洲人使用过草药,但长久以来,草药只能以食品和保健品的形式在欧洲销售。

1991年,一群比利时女性在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减肥中药后,出现肾功能损伤。105例病例中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进入晚期肾衰竭阶段,不得不接受肾移植或透析治疗。一时间,欧盟各国对植物药严阵以待,如何保证用药安全被提上日程。

最终,欧盟决定对植物药“网开一面”。2004年4月30日,欧盟颁布《传统植物药品注册指令》(以下简称指令),规定在长达7年的过渡期内,那些具有悠久使用历史的草药,只要满足条件,就可以通过简化注册程序成为药品。

“一是欧盟内连续30年,或欧盟内15年欧盟外30年的用药安全性及效果证明;二是残留物、微生物含量等生产规范标准。”欧洲草药产品委员会主席温纳·克诺斯(Werner Knoss)介绍,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,就可免做临床前及临床试验。

在2011年5月1日“大限”过后,植物药可以通过“传统应用注册”“固有应用注册”或“独立/混合申请”三种方式注册。“不管采取哪种注册方式,药品质量必须要过关。”欧洲药品管理局媒体与公共关系部负责人埃拉尼·费斯蒂卡奇(Eleni Fistikaki)强调。

在孙汉董看来,“洋草药”之所以受国人青睐,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密不可分,“这是洋中药最大的倚仗,却恰恰是我们的软肋”。

他直言,目前我国很多中药产品的品质并不十分稳定,同一款中药,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、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产品,由于原料、指标控制的不同,疗效差异会很大。

“欧盟在农药残留、重金属污染检测方面的标准确实要比《中国药典》高。”这是受访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。

在中国,中药材大多来自种植散户。由于缺乏指导,散户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普遍落后,需要更多地依赖化肥和农药,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不符合国家标准。但在检测方面,企业却面临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。

“药材的含量测定是保证植物药质量的关键。”克诺斯表示,《欧洲药典》中收载的植物药和植物药产品均有相应的有效成分含量限度标准,使用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。除了《欧洲药典》,2004年后,克诺斯所在的草药产品委员会还陆续制定出了一系列指南,对药品质量、安全性、有效性进行了细化。

在通过本国注册批准和上市许可后,“洋草药”想要进入中国,还必须符合中国的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》。经国家食药监局和审评中心评审后,对于符合质量标准、安全有效的,核发《进口药品注册证》。

被抢注的专利

2014年9月,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不少业内人士倍感担忧——我国是中草药大国,但有九百多种中草药已被外国公司抢注了专利。

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负责人当时的介绍,很多中药配方被欧美、日韩等国获取,并在国外甚至我国境内申请专利,“以日本为例,其210个汉方药制剂的处方都来自中国”。

“洋草药进入中国市场,和国内企业专利意识薄弱有一定的关系。”刘张林表示。

最典型的代表是青蒿素。这是我国唯一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用药目录的药物。从1978年研制成功至今,它已让数千万疟疾病人免于死亡。

但由于当时中国缺乏专利保护意识,多次在学术杂志、国际大会上详尽地公布青蒿素的化学结构、药效、临床资料等,没过几年,外国同类产品便陆续问世,并申请了专利。

资料显示,目前国际市场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,但中国的市场占有量不到1%。“土生”的植物药,尴尬地成为了国外药厂的摇钱树。

而在孙汉董看来,除了对知识产权保护无力,申请专利遭遇标准化难题也让本土中药饱受“洋草药”的冲击。

本土中草药专利保护难,背后有着说不出的痛。中药饮片或制剂中,一种药往往含有十几味甚至几十味药材,有效成分和组分很难检测清楚。

不良反应的临床检测是中药产业中最为缺乏的环节之一。一些企业或许是担心标注不良反应会引起患者担心,从而缩小药品的适用范围,对标注不良反应的积极性不高。

孙汉董表示,不仅如此,很多中成药上市太快,缺乏充分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是业内的普遍现象。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,尽管疗效显著,但药理却难以验证,专利保护就如同沙上建塔。

“外资药企敢于进军陌生的中药领域,就在于他们抓住了本土中药研发的要害所在,利用自身科技实力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生产,搞清成分机理并申请专利。”孙汉董认为。

不过,对于眼下“洋草药”的强势来袭,孙汉董并不担心。从规范中药企业的标准、分析药物疗效并稳定质量的角度而言,他甚至觉得利大于弊,“竞争不是什么坏事,有竞争才会有创新”。

来源:南方周末